2024年新版教材:藻类不是植物,那是什么?

2024年新版教材:藻类不是植物,那是什么?

下面是2024版人教教材部分截图(2024年9月开始使用)

下面是2012年版人教教材截图(2024年9月不再使用)

人教两版教材中关于藻类给出的概念不同:2024年版教材中,“藻类”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简单的生物。现行旧版教材中,“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新教材的“小资料”给出了不同学者的观点,教材非常的与时俱进。

一、人教两版教材内容比较:

现行旧教材(2012年版教材)内容:

1. 藻类的多样性:提到了藻类有单细胞和多细胞的形式,颜色多样,生活在淡水和海水中。

2. 藻类的结构:指出藻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吸收水分及无机盐。

3. 藻类与人类的关系:提到了藻类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如释放氧气、提供食物等,并举例说明了藻类在工业和医药上的用途。

九月新教材(2024版新教材)内容:

1. 藻类的形态和分布:同样强调了藻类的多样性和分布在水中,包括淡水和海洋。

2. 藻类的光合作用:提到藻类含有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单细胞藻类一个细胞即可完成所有生命活动。

3. 藻类的分类争议:新教材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点,即不同学者对藻类是否属于植物有不同的看法。

二、藻类不属于植物的特点:

1. 细胞结构:藻类(特别是蓝藻)属于原核生物,与植物(真核生物)在细胞结构上有本质的区别。

2. 器官分化:藻类没有像植物那样的根、茎、叶等器官分化。

3. 繁殖方式:藻类的繁殖方式与植物不同,例如通过孢子繁殖,而不是通过种子。

三、教学需要注意的地方:

1. 更新分类知识:教师需要更新自己的知识库,了解藻类最新的分类信息,特别是蓝藻作为原核生物的分类地位。科学要与时俱进,讲述科学更要有发展的眼光,用最新的证据讲述真实的科学,建构科学的生命观念。

2. 强调科学争议:在教学中,可以向学生介绍科学界对藻类分类的不同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对两版教材的比较,也是科学思维的培养。

3. 讨论藻类的作用:引导学生讨论藻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多方面影响。认识生物的价值,培养态度责任。

4. 鼓励探索学习:鼓励学生探索藻类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了解它们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存策略。探究式教学更好地培养探究实践能力。

5. 联系实际应用:结合实际例子,如餐桌上的紫菜、海带等,让学生了解藻类的实际应用价值。情境创设真实,设计可探究的真实问题帮助学生与最近发展区建立链接,更高的学习新知识。

通过以上对比新旧教材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新教材与时俱进,注重科学不同挂点包括科学争议的介绍,这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发展和变化。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以确保提供给学生的信息是准确和前沿的。

因为藻类不能简单的归属于植物,2024年版新教材中把植物的分类从原来的6种调整为5种,其中将藻类从下述分类讨论中删除。

下面是2024版教材部分截图(2024年9月开始使用)

下面是2012年版教材截图(2024年9月不再使用)

下面再把一篇人民日报的文章摘录在此,供老师们学习:

藻类是动物还是植物?

藻类种类繁多,主要生活在水中,很多环境中都能见到它们。藻类在生态环境中非常重要,也是固碳的重要生物

说到生物分类,大家的第一反应常常是植物或动物。其实,还有一个特殊的类群,一度让分类学家颇为“头疼”,那就是藻类。

提到藻类,大家一般会想起水面上分布的小小“颗粒”,它们随波荡漾,是鱼类的食物,也是水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其实,藻类不止这些,藻类家族中有非常高大的成员,最大的藻——巨藻长度通常可达几十米到上百米,形似海带,与海带是近亲。餐桌上常见的海带和紫菜,也是藻类。

藻类通常是指一类没有真正的根、茎、叶分化,多数可进行光合作用,用单细胞的孢子或合子进行繁殖的生物。

从生物分类学角度,藻类不属于特定的自然分类类群。早期的分类学家根据藻类色素类型,将藻类分为蓝藻门、绿藻门、红藻门等。虽然藻类的少数种类兼具植物光合自养以及动物异养和运动的特性,但传统上我们仍将藻类归为植物。

藻类主要生活在水中,很多环境中都能见到它们。高山雪地、荒漠沙土、温泉中,都有藻类生长。裸露的岩石上,还有与地衣共生的藻类。少数藻类甚至可以寄生在动物或人体表面。藻类种类繁多,最新版的《藻类百科》共收录了166579个物种及种下单元。

藻类在生态环境中非常重要。蓝藻是地球上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对地球表面从无氧的大气环境变为有氧环境起了巨大作用。地球刚形成时,大气中缺乏氧气,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如今的10—100倍。在相当长时间内,蓝藻作为唯一的利用大气中丰富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放氧的有机体在地球上大量繁殖。它们消耗二氧化碳,制造氧气。大气中的氧气逐渐积累,在紫外线作用下,一部分氧气可转变为臭氧。因此,大气层上空才会出现臭氧层,保护其他生命不被紫外线伤害,从而为地球上的需氧生物、真核生物的演化包括人类的进化和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

珊瑚礁的美丽颜色其实来自其体内的共生海藻。海藻通过光合作用向珊瑚提供能量。共生藻与热带、亚热带浅海珊瑚礁的主要建造者珊瑚虫互利共生,是珊瑚礁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元素。同时,共生藻还扮演促进造礁石珊瑚钙化的重要角色。如果共生藻离开或死亡,珊瑚就会变白,因失去营养供应而死。

藻类也是固碳的重要生物。据估算,藻类(包括大型海藻和微藻)每年可固定二氧化碳约9.5乘以10的10次方吨,占全球净光合作用产量的47.5%。浮游藻类还是水中溶解氧的主要供应者,它启动了水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在水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作者:宋立荣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淡水藻种库主任,本报记者吴月辉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3年02月28日 14 版)网址链接:

http://env.people.com.cn/n1/2023/0228/c1010-32632587.html

“藻类”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简单的生物。

编辑:小强、铁杵

来源:https://www.top168.com/news/202407/23696.html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